恰逢朝廷大赦天下,王允出狱,复职为刺史。十天内,王允又因为其他事被逮捕下狱。

        司徒杨赐认为王允品行高尚,不想让王允再次入狱受辱,于是派人告诉王允,他得罪了张让,一个月两次下狱,必定凶多吉少,只能从长计议。

        有性格义愤容易斗气的人甚至拿来毒药,让王允饮药自尽,被王允大声斥退。最终,王允还是被逮捕关押进廷尉署。

        左右宦官都催促汉灵帝尽快处死王允,朝中大臣莫不叹息。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共同上疏劝谏,为王允求情,王允这才被免除死罪。

        这一年的冬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王允不在赦免之列,三公再次为王允求情,一直到第二年,王允才被释放出狱。

        当时宦官把持朝政,睚眦必报,置人于死地。王允担心被害,于是更换姓名逃走,辗转于河内郡、陈留郡之间。

        汉灵帝驾崩,王允才前往京师奔丧。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王允前来商量。

        何进表奏王允为从事中郎,不久升任河南尹。汉献帝刘协继位后,王允被任命为太仆,兼任尚书令。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王允代替杨彪担任司徒,仍然兼任尚书令。

        董卓专权,胁迫汉献帝及王公大臣迁都长安;王允将兰台、石室的图书典籍、清册纬书,加以整理运往长安。

        到长安后,王允又搜集汉朝以前的典章制度,凡是当下能够施用的,都奏闻献帝。这些典籍能够保全,这其中都有王允的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