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自己的理论充满着一种近乎于“盲目”的自信,但同时,他却又因为对经典物理学的敬畏,而长期陷入自我怀疑中。
这样矛盾的心理已经让他的精神濒临崩溃,他狂躁阴郁,神经质又易怒,甚至他的家人都因此而离他远去,他近乎失去了一切,而这场会议,就是他的最后一搏。
他需要通过这一场会议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
不仅仅是资金上、学术上的支持。
哪怕是最简单的“认同”,对他而言,也是如同救命稻草一般足以将他从深渊中挽救出来的机会。
但很显然,此时的他并没有收获这样的机会。
台下的众人眼神里仍然充满着怀疑,对于他“纯数学”的表述,绝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那有可能只是一场数字游戏引发的“自洽但却不真实”的意外。
没有人能真正认同能量量子化假说,即便这个理论看上去那么合理,但众人在对待这种“动摇物理学大厦地基”的行为,却仍然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
看着台下众人的表情,普朗克几乎已经预见到了这次演讲的失败。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注意力也开始分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