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莺的意识视野中,一个超越地球物理模型的、由纯粹能量流构成的立体结构瞬间铺展开来。它剔除了所有冗余的原子、分子细节,只剩下最本质的能量节点、连接强度和流动趋势。
何老视若珍宝的“尘星”材料,在小莺的视角里,其能量网络结构显得……脆弱而混乱,充满了冗余的节点和效率低下的能量回路。
“分析中……”小莺的电子音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评判,“目标材料样本‘尘星’能量结构强度:低劣。分子结合能利用效率:37.8%。存在大量无效键合与能量陷阱。约束装置材料地球超导合金D-7型:能量传导效率:41.2%,存在显著晶界散射损耗及热振动不稳定性。”一串串冰冷的数据流在夜莺意识里刷过,最后总结道:“数据库索引潘多拉幼童训练用基础能量单元的结构强度与能量传导效率均优于此样本74%以上。该文明的分子结合方式充满效率陷阱,建议优化方向……”
夜莺屏蔽了小莺后面滔滔不绝的优化建议和吐槽。她再次看向何承远,指向光幕上模型里那道成功构建的能量流轨迹核心节点。
“看……这里。”她的指尖在虚拟影像中那个点轻轻一点。随着她的动作,何承远面前的巨大光幕猛地一闪!原本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和数据流瞬间被一个全新的三维动态模型取代。
那是一个由无数流动的、色彩斑斓的光丝构成的奇异结构!光丝代表着纯粹的能量流动,不同的颜色标识着不同的能量强度和属性。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活物般在模型中蜿蜒、交织、汇聚、分离。
代表“尘星”材料的部分,光丝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带着灰败色调的紊乱,许多光丝在那里纠缠、碰撞,形成一个个危险的漩涡。而代表外部约束力场的部分,则是一股股粗暴的、横冲直撞的蓝色能量洪流,试图强行压制那些漩涡,却只会激起更剧烈的反抗。
最震撼的是,在夜莺指尖点中的那个位置,一道柔和的、如同晨曦般温暖的金色能量细流被“注入”了模型。它没有强行冲击漩涡,而是巧妙地依附在约束力场那股粗暴的蓝色洪流边缘,如同最灵巧的引水渠。
金色细流沿着一个极其精妙、充满几何美感的螺旋路径流动,所过之处,那些紊乱的灰色光丝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安抚、梳理,开始自发地跟随金色细流的方向,形成一条新的、稳定的能量通道!
那个致命的漩涡核心,在金色细流的持续引导下,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抚平”、被纳入新的循环体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