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远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控制台前,调出了一组复杂到令人眩晕的三维数据流和分子结构模型,投射在中央光幕上。晶格结构在模拟强相干场下剧烈扭曲、断裂、最终消散的动态过程触目惊心。
“看,就是这里。”何承远放大了一个关键节点,“晶格畸变点,所有稳定性的破坏都源于此。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强化和约束方案,都失败了。”
夜莺起身,走到光幕前。她紫色的瞳孔深处,仿佛有微不可察的紫意一闪而过。她不懂那些地球符号的具体含义,但能量的流动、结构的脆弱节点,在她感知中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般清晰。
这问题…似乎并不复杂?至少,在潘多拉的基础材料工程学里,类似的能量场协同稳定策略,如同呼吸般自然。
“小莺。”她在精神层面发出指令。
“指令确认。目标:未知量子材料稳定性分析。扫描启动…”小莺冰冷而高效的电子音在她意识深处响起。“警告:核心能量储备低于0.8%,深度解析模式受限。”
“基础扫描,最低能耗。”夜莺回应。
“执行中…”无形的扫描波束从她腕间的手镯形态核心悄然扩散,穿透厚重的防护玻璃,笼罩了那片幽蓝的“尘星”。
在夜莺的视野里,光幕上复杂的地球数据旁边,悄然叠加了一层由无数细微光点构成的能量流图谱。来自“尘星”内部的紊乱波动、外部约束力场的干涉节点、以及那个刺眼的、不断吞噬稳定性的“畸变点”核心。
一切都以一种更直观、更本质的方式呈现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