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节点信息密度、信号强度、安全协议等级……”
“目标锁定:近地轨道编号USA-SKYEYE-X。信息密度指数:当前区域最高,涵盖军事部署、高分辨率地表成像、全球通讯中继、部分科研数据流。信号强度:高。安全协议:地球顶级,基于量子加密与动态跳频防火墙。”
小莺的分析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逻辑。
“协议底层架构分析:执行潘多拉第三研究所‘蜂巢-7’通讯协议。判定:该节点符合‘低等文明顶级信息枢纽’特征。接入方案:伪装为合法节点接入请求。能耗最低,隐蔽性最优。”
用第三研究所的变种协议去接入?夜莺眉头微蹙。这听起来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但小莺的评估是“能耗最低、隐蔽性最优”。
“执行!时间窗口:5秒!只检索目标坐标相关异常记录及全球人口基础数据概要!”夜莺下达了最终指令。
“指令确认。伪装信号生成……执行‘蜂巢-7’主控节点认证码……发送……”
安全屋外,地球同步轨道。
美国最先进、最昂贵的间谍卫星“鹰眼-X”,如同冰冷的钢铁巨眼,正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掠过中国南部的天空。
它庞大的太阳能帆板展开,内部精密的传感器阵列无声地扫描着下方的土地,将海量的图像、信号、数据,通过多重加密的量子信道,源源不断地传回位于马里兰州的NSA地下堡垒。
突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