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道身影这才开始散开,各自留出了足够施展身手的空间。

        “砰!砰!砰!”

        沉闷的声音随之响起,一道道身影开始演练起《三十二势长拳》,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似游龙,动如闪电。

        手眼并进,步履相交,身形豪迈奔放,刚烈威猛的澎湃气势逸散开来,吸引了许多蒙古孩童的注意力。

        戚继光所创《三十二势长拳》参照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太祖长拳,动作舒展,招式鲜明,步法灵活,不拘陈迹,刚柔相济,虚实并兼,行拳过步,长打短靠,爆发力强。

        正因如此,这一部武道法门不需要多好的根骨、悟性,要得便是一腔热血,最适合青壮年习练。

        “诶!!!”

        李擎等亲卫都意识到了今天的不一样,这些士卒对于《三十二势长拳》的掌握格外顺手,有板有眼。

        其实,从陇西而来的八百青壮大多数都从小熬炼身体,懂一些粗浅的军阵武艺,在神京都中整训了两个多月时间,肉食、药材的进补,再加上学习了高明的武学,许多人都已经达到了明劲门槛。

        只是这一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有些人瞬息就破开了门槛,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破不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